家居设计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5月31日晚,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的棂星门前华灯初上,2024南京创意设计周在此开幕。自2015年创办以来,这一盛会已走过了十个春秋,成为南京文化创意领域的标志性活动。十年光阴,设计周始终坚守“设计服务城市”的初心,仿佛一位孜孜不倦的织梦者,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梭,将传承与创新的线条巧妙交织。于是,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的创新力在此交融,青年才俊在这里尽情迸发创意的智慧,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与升华,城市空间在这里重获新生,产业在这里实现融合与升级。今年的设计周不仅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与致敬,更是对未来创意设计领域的全新展望。
各界嘉宾齐聚一堂,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戴兴海,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王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黑弓BLACKBOW创始人、著名数字艺术家王志鸥,以及市、区有关部门代表,市文化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文化企业、文博场馆、文化小店代表,国内外文化创意领域嘉宾,高校艺术设计院系代表,紫金奖(南京赛区)历届获奖代表等出席。开幕式现场还邀请了一批在宁高校毕业生来到现场,共同参与到设计周中来。当前正值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设成果展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举办,本届设计周的毕设成果展也将同步走进城市文化空间,市民朋友可前往观摩打卡,共享南京高校大学生的创意才华与青春活力。
自首届南京创意设计周以来,“设计服务城市”一直是其不变的使命。十年间,设计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文化有传承创新、青年有创意创造、空间有提质焕新、产业有融合升级的创意城市生动图景。
2015年,设计周首次举办,紧扣“融合与创新”主题,通过主题展览、营商交流、学术论坛、创意市集等活动的策划,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学者以及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前来参与,成功将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为南京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起,设计周以“创意赋能城市”为主旨,开启了市区间的紧密合作,先后以玄武、鼓楼、建邺、秦淮为主会场,并进一步加强与在宁高校的联动,通过“城市空间青年艺术季”的发起,推动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30余所在宁高校青年创意融入德基广场、水木秦淮文化街区、鱼嘴湿地公园、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等50余处文商旅载体以及全市文化小店,打造了文化创意领域“校地融合”的示范标杆。
2023年,设计周更加聚焦创意设计在提升城市生活美学和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方面的作用,发布了“设迹南京—城市创意发现计划”。首项计划“从东白菜园到西白菜园—环科巷菜场艺术介入项目”是艺术介入城市的一次开端性尝试,九位创意工作者以科巷菜场的烟火气为素材,以艺术为语言,重新找到人与城市之间的连接。不仅如此,朝天宫小店的出新共创、全市文艺场所的创意漫游等互动活动也相继推出,娓娓道来创意工作者们与小微城市空间相融合的故事。
2024年,设计周将进一步深化与拓展“设计为城市”的内涵,从环境创意助力乡村振兴,到设计创意赋能城市更新,再到数字创意蓬勃文旅复兴,让古雅的南京与现代设计再次交相辉映。
开幕式当晚,棂星门前的创意花园装置正式亮相。这座花园装置以南京市博物馆内的一件重要文物——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梅瓶为设计灵感。在装置中设有劲朗的青松、苍翠的锐竹和傲骨的红梅,象征着南京在文化创意领域的蓬勃发展。花园装置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花开地标—创意之花的绽放传递计划”的全城启动,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展示了南京作为一座创意之城的独特魅力。
“创意故事”的第一站,是来到了位于南京浦口的响堂山谷。春去夏来,又到了栀子花盛开的时节。当栀子花“邂逅”创意,将会绽放出怎样的花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师王佳维带领舞者们,从山野村落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以栀子花为主题的环境舞蹈《栀Gardenia》。这支舞蹈将在六月的栀子花大会上于山间田头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嗅觉的双重盛宴。
“每到初夏,在南京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花贩提着竹篮叫卖栀子花的身影,花香四溢,在空气中晕染出初夏的味道。”王佳维说,“这些栀子花大多来自浦口的响堂山谷。”她希望通过这次表演,将乡村的静谧与城市的喧嚣完美结合,让观众在舞蹈中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南京不仅有宁静的乡村,还有古老而生动的城市景观。朝天宫,作为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标,今年也迎来了全新的艺术介入。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影像工作者金锋,以朝天宫为灵感,打造了一座影像装置,通过拼接与并置的手法,将南京古今交融的日常片段生动呈现。“历史与潮流在这里交织并存,彼此滋养。这就是我生活的南京。”金锋感慨道。
多喜工作室的韩毅则通过蝈蝈笼创作了一朵巨大的“蝈蝈云彩”,悬浮在朝天宫的棂星门前。这件装置不仅承载了他个人的童年记忆,也希望给来这里游玩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带来夏日里的童真和快乐。
建筑师兼漫画家夏慕蓉则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创作了亲子镜像装置。“母亲和孩子就像是一对镜子,彼此对照,共同成长。”她希望每一对来朝天宫的母亲和孩子,都能通过这组装置重现发现不一样的对方和自己。
景观设计师刘万从朝天宫的玉兰花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型盆景“玉兰朝天”。“白色的玉兰与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在恰到好处的高度相遇,唯美而又肃穆。”他希望通过现代潮流的方式,展示这份自然与历史的和谐美。
数字创意工作者王雨馨则带来了“数笔生花”项目,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南京各色花开的过程,自主生成一朵独特的创意之花,随着棂星门前创意花园里的新一轮播种,最终在棂星门建筑表面绽放。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南京的生物多样性,也展现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而这朵极富创意的AI创意之花,也将随“花开地标—创意之花的绽放传递计划”绽放全城家居设计工作室。
据悉,这六位创意工作者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将用舞蹈、影像、雕塑、景观、交互装置、数字创意,推动历史景观焕发生机,让艺术介入朝天宫,让—这座古老的文学地标、市民的游玩乐园变成一座瞬时的艺术公园,让南京的文化遗产在当下散发出新的光彩,共享艺术共创。
近年来,南京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和社区改造。朝天宫小店出新和南湖记忆城市更新计划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设计师们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为小店赋予新生,为社区注入活力,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和生机。
朝天宫片区作为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标,聚集了众多有特色、有人气的小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店面临着形象老化、空间陈旧的问题。为此,去年,南京创意设计周组委会联合秦淮区建设局、区城管局、朝天宫街道共同发起了“朝天宫小店出新”人才实践营。通过设计师的创意和小店主的合作,这些小店迎来了华丽转身。
农家小院是时间切口的历史展现。设计师袁成龙选择了丰富路上的农家小院进行改造。这栋承载了历史记忆的院落建筑,立面杂乱无章。袁成龙采用了“时间切口”的理念,用一条横贯的长窗将建筑的历史信息展现于城市界面。“切口”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历史,还通过有机的立面设计,将店铺的特色要素连接起来,形成层次分明、板块鲜明的建筑表情。此外,硕大的屋檐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场所,增添了城市的生活气息。
李记馆是美食与街景的和谐共生。设计师杨光则改造了评事街上的李记馆。这家美食店食客络绎不绝,但住宅入口与店前空间相互干扰的问题亟待解决。杨光通过景观花池分隔住宅入口与店前空间,用矮墙和种植景观遮挡后厨,同时设置了室外座椅和景观花池,为街道提供了观景和休憩空间。门头设计上,他致敬传统中式重檐屋顶,既美观又实用,提升了店铺的整体形象。
金陵杨家馄饨店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设计师秦川选择了曹都巷的金陵杨家馄饨店进行改造。结合朝天宫片区的建筑元素和活字印刷的设计理念,他将店铺形象升级为方木红墙,并提升了“笑脸馄饨”形象的辨识度。店铺内部,明厨区、等待区和座椅区的设置简洁有序,洁白的色调营造了干净舒适的就餐环境。
易记皮肚面是一碗南京面的记忆。设计师赵天甲的目标是让易记皮肚面成为整条街最瞩目的视觉焦点。他采用简洁的视觉、鲜明的符号和浑厚的字体,为其打造了标识视觉系统,并用跨度20米的完整门头设计,使其成为街道的亮点。“一碗南京面”的文案有力地传达出易记皮肚面的独特魅力。
生机勃勃水果批发部是果箱元素的创意运用。设计师迪丽娜则为大香炉上的生机勃勃水果批发部带来了新的生机。她使用“果箱”元素,堆叠出店铺的外立面,通过组合拼贴出“生机勃勃”的店名,既简单又富有冲击力。旋转门的设计增加了临时外摆功能,室内则打造成明亮的水果展区,灵活的货架系统满足了不同水果的摆放需求。
除了朝天宫,南湖片区也迎来了城市更新的契机。作为“南湖记忆”城市更新计划的项目顾问,陈卫新在开幕式上介绍了这一区域的更新规划。南湖片区以其浓厚的市井气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闻名,通过嵌入设施和代入文化,最大程度保留了片区的原汁原味。其中,“岗亭艺术计划”将通过招募艺术家、设计师和高校师生,为从文体西街到茶南大街的8间岗亭出谋划策,将这些基础设施打造成既满足民生需求,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城市微橱窗。
城市更新,不仅是对建筑和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生活温度的提升。在设计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朝天宫和南湖片区的小店和社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通过共创、共谋、共建、共治家居设计工作室,南京正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期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创意和活力。
南京的博物馆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厚度,美丽的博物馆“窗”则是光景的定格。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通过一段视频,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以“窗”为媒,洞见城墙博物馆背后的文化创意。城墙博物馆的设计,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还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让古老的城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接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现场分享了颐和路数字展示馆内“数字花窗”的故事。据悉,在该项数字创意的帮助下,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被数字化保存,还为观众带去全新的观展体验。
从博物馆的“窗”望见城市创意的万千气象,为此,组委会特别在本届设计周期间联合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共同发起“文都徽章计划—在文学之都‘窗’见博物馆”共创打开之旅。活动邀请了多位热爱博物馆的创意大咖、青年艺术家和高校学生,以“窗”为媒,为南京市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城墙博物馆、颐和路数字展示馆、德基艺术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场馆创作了一枚专属“文都徽章”。民和游客也可从6月1日起,在线下前往指定博物馆领取创意地图,收集专属徽章,在线上通过“揽博南京”平台了解徽章背后设计与城市融合的故事。
全球著名数字艺术家BEEPLE也通过视频分享了他特别为南京创作中的数字作品《南京》。而他本人在中国大陆举办的首展将于今年在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开幕。在BEEPLE看来,此次展览不仅是自身数字创意与南京城市的一次交融对话,也是对全球创意工作者的召唤,鼓励他们以数字技术为工具,为自己的城市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今年设计周期间还将联动全市高校毕设成果展和一批有故事、有颜值的特色小店,举办Univer-City高校创意漫游、城市压马路计划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整座城市变成一座创意横生的花园。